进行废钢分类。 (图片由柳钢提供)
1月24日,记者走进柳钢转炉厂加工配送车间看到,压成块的废钢被整齐地堆叠,还有工人忙着对废钢进行切割,它们即将进入冶炼环节“变废为宝”。目前,柳钢转炉厂实现了有色金属铜的高效回收利用,利用率可达100%。
“炼钢就像做菜,做好一道菜需要加好调料。”加工配送车间主任吕江向记者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,他说,废钢中的有色金属铜是冶炼过程中重要的“调料”,将其与铁水按比例融合,具有提高钢坯强度和力学性能、让钢坯更耐腐蚀的作用。
然而,处理好“调料”并不简单。人工分离有色金属费时费力,投入专业设备则成本较高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去年,转炉厂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工艺调整,创新废钢回收利用思路、建立标准回收流程,持续提升生产精益管理水平。
废钢物料中包含除有色金属外的其他材料及成分,怎样才能让有色金属从废钢中高效地分离,实现100%的利用率?简而言之,就是在冶炼前投入废钢物料,在冶炼过程中“消化”掉没用的,保留下有用的。
吕江以废钢物料中含铜的电机、线缆为例进行介绍:“我们检测确认线缆、各功率电机的含铜量,形成分类标准。”还要对除尘设施进行评估,确保能够应对冶炼环节中线缆不剥皮、电机不精细化拆分的情况下,燃烧出现的冒烟、冒火、增碳等各类情形。据了解,柳钢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,除尘设施应用的质效得到显著提升,废钢回收利用过程也更加环保。
硬件跟上了、工艺流程打通了,废钢历经分类、切割并“化身”品种钢,最快仅需一天时间。
在转炉炼钢厂三区转炉主控室,记者目睹了冶炼的过程。冶炼三车间工艺主任工程师李健畅说,废钢被投入炉中与铁水混合,在吹氧枪的助力下进行脱碳,铁水也随之不断升温,通过化学反应去除铁水中的部分杂质。
“废钢中的铜会融化并保留在钢水中。”李健畅表示,如果钢水内铜的含量未达到所冶炼钢种的要求,将投入铜板进行二次调整,使其符合标准。“铜主要应用于集装箱箱板的冶炼。”李健畅说。
变废为宝,物尽其用。吕江表示,从废钢中分离出铜用于转炉冶炼生产,有效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,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,助推柳钢实现“内循环、零排放”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不断完善废钢回收利用制度,降低各环节时间成本,系统规范推进有色金属高效利用。同时,不断拓展适用钢种范围,让废旧有色金属经过冶炼‘吃干榨尽’。”吕江说。
全媒体记者 刘心蕊